這種旅遊方式無疑比較刻苦,但沒有痛苦,怎有收穫!
單車旅行最吸引人的地方,是以不快不慢的速度穿梭城鎮與鄉郊,與自然萬物連結,同吸同呼,在下坡時感受非一般的自由與速度,
至於上坡…是運動健身的時候吧,晚餐時大吃大喝也不用忌諱。
單車旅行實在也有難度之分,容易的有如租單車一日遊,高難度起上來有人可以用上數月時間環遊世界。
我認為這次蒙古之旅屬中高難度,騎行十一天,期間食宿自理,有時行經越野路段,四野荒蕪,需要儲水儲糧,統統裝掛於單車車身,隔天才抵達城鎮補給休整。
蒙古國廣袤無垠,日夜溫差大,旅途大部分時間放晴,但也有下雨的時候,
風勢強勁卻鮮有遮蔽處,這樣的氣候條件底下,出發前都針對性準備了適當的衣着及露營用具。
蒙古單車之旅於距離首都烏蘭巴托 360 公里的哈拉和林展開,目標只有一個,十一天內用單車返回首都。
哈拉和林是以前蒙古帝國的首都,但也隨帝國覆亡而變得衰落,城內的藏傳佛教寺院 - 光顯寺就是我整個旅程唯一參觀過的景點,之後就向草原的越野路段進發,在草原上踩單車相當自由,所有路都由車行走出來,所以根本到處都是路,只要大方向正確就能到達目的地!
經歷了兩天美好的露營體驗後,打算到有小戈壁之稱的沙漠地帶 ,但不幸感冒發病,同時路況太過鬆散,沙子太幼太厚,車軚不足以抓地所以更改行程,改路到城鎮,住酒店休息一天,及後狀態不足,沿主幹道回去好了。
無論如何,最後都能夠達成目標:
整段路程以單車行進,回到首都,走了 480 公里路。
今次獨自旅遊,思考特別多,在面對孤獨及困難時不時質問自己:
為甚麼選擇將自己置身於如此境況?
我沒有明確答案,不過經驗是逐點累積吧,面對無情的天地,人始終渺小,
Be humble.
馮漢城(阿城)
香港土生土長的生態攝影師及生態影片製作人,曾出品《Wild Hong Kong》系列生態紀錄片,及擔任香港電台本地生態紀錄片節目《大自然大不同》第二季(2021)及第三季(2022)的單元編導、攝影、剪接,亦是綠色和平出品的生態紀錄片
《山海大嶼》(2022)的編導,被本地傳媒譽為「港版discovery channel」。
阿城投入生態攝影多年,感受過與大自然相處的快樂與辛酸時刻,並覺悟到人類在自然環境中只是十分渺小,卻造成太多破壞。
阿城感嘆大自然給人類的驚喜往往是意想不到,野生物種是「活生生的藝術品」,他期盼香港人可以同心合力,守護香港獨特的野外環境。